天空茶座 · 2025 年 2 月 13 日

弄堂里的“老克勒”:王大爷的上海生活

清晨六点,当第一缕阳光透过梧桐树叶,洒在静安区的老弄堂里,王大爷已经收拾妥当,准备开始他一天的生活。 王大爷今年七十有二,退休前是位中学语文老师。如今,他住在祖辈留下的石库门老房子里,过着悠闲自在的“老克勒”生活。 清晨的烟火气 王大爷习惯早起,第一站永远是巷子口的“大饼油条”摊。老板娘是几十年的老邻居,不用开口,一根金黄酥脆的油条,一碗热气腾腾的咸豆浆就已经端到了他面前。王大爷一边吃,一边和周围的街坊邻居聊着家长里短,从菜价涨跌到子女婚事,弄堂里的烟火气就在这清晨的寒暄中升腾起来。 上午的“文化时间” 吃完早饭,王大爷会去附近的公园遛弯。他喜欢坐在长椅上,看着晨练的人们打太极、跳广场舞,偶尔也会跟着哼两句京剧。回到家,泡上一壶龙井,王大爷便开始了他雷打不动的“文化时间”。或挥毫泼墨,临摹几幅字帖;或翻开泛黄的书页,沉浸在诗词歌赋的世界里。王大爷说,这是他的精神食粮,一天都不能少。 午后的“社交时间” 午饭过后,王大爷会约上三五好友,去附近的茶馆喝茶聊天。他们谈天说地,从国家大事到市井趣闻,无所不谈。有时兴致来了,还会摆上一局象棋,杀得难解难分。王大爷说,和老朋友们在一起,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。 傍晚的“家庭时间” 傍晚时分,王大爷会去附近的菜市场买菜,为晚饭做准备。儿子一家住在浦东,周末才会回来,平时就他和老伴两个人。晚饭后,老两口会一起看电视,或者下楼散散步,聊聊家常。 夜晚的“自我时间” 夜深人静,王大爷会坐在书桌前,打开台灯,写写日记,记录下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感。他说,这是留给自己的时间,也是留给未来的回忆。 王大爷的生活,简单而充实,平淡却幸福。他享受着弄堂里的烟火气,也珍惜着与家人朋友的陪伴。他说,这就是他想要的上海生活,充满着人情味,也充满着生活的乐趣。 **“老克勒”**是上海方言,指的是生活讲究、懂得享受生活乐趣的老年人。王大爷就是这样一位“老克勒”,他用自己的方式,诠释着上海老人的幸福生活。